看过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的朋友,一定对“九子夺嫡”不陌生,为了夺得皇位,亲情、道义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。作为观众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夺嫡的残酷,更不用说当年的那些当事人了。凡是与雍正竞争者,几乎都没什么好下场。前车之鉴,后世之师,雍正、乾隆的儿子们对于皇位就显得“佛系”得多。
图片
有的皇子开始将重心放在了“享乐”上,其中弘昼、永瑆叔侄二人,还“玩”出了名堂,尤其是永瑆,他的书艺登峰造极,被学界称为“清代皇家书法的门面”,启功先生更是称他为“清代书家之首”。
图片
启功认为:“有清书家,有'成刘翁铁’之目。成王爵高,学问又足以济之。试读《诒晋斋集》,可知非率尔操觚者,谓其为爵所掩,亦无不可也。兹故不论。”他还补充“我们旗人学书法,没有不从成亲王开始并视其为最高宗旨的”。
图片
成亲王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,他自幼不受宠,再加上为人放浪不羁,人称“快活王爷”,他索性将心思全放在书法上。圆明园、内府所藏真迹就是他取法来源,从董其昌、文徵明、赵孟頫再到“宋四家”、颜真卿,继而二王、钟繇,他都细心临摹。
图片
成亲王的字有两大优点:其一是贵而不俗,有华贵之气、妍美之姿,但不俗气。其二是出规入矩,笔笔有来处,深谙古法但不拘泥其中。正因此,他的字堪称入门打基础的“范本”。时人称赞:“永瑆名重一时,士大夫得片纸只字,重若珍宝。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下,一人而已。”
图片
永瑆有一件草书,蕴含着晋唐小草的笔法精髓,字字精妙细腻,美得不似凡间之物,它就是《百家姓》。此作不仅字数多且不重复,而且还是以王羲之《十七帖》、怀素《小草千字文》笔法为基础,文书双绝。
图片
此作写于嘉庆元年(1796年)九月十二日,用笔精秀雅致,使转灵活。“赵”字起笔顺锋而入,轻盈灵活,中锋横扫,筋力十足,行至末笔顿压圆收。取势尤重空间错位,“孙”字竖弯钩略呈弧形,形成一种张力。转折处绞转圆笔,似“折钗股”。
图片
《草书百家姓》结字因字赋形,欹侧、平齐、高低、疏密、收放对比明显,力求每个字都做到动静集合。虽然字字独立,但笔势相连,没有丝毫的迟滞,回环衔接形成节奏顿挫。章法布局突破纵势束缚,有的字如“孔曹严华”作横向开张。全卷精秀雅逸,细腻精到。
图片
这件作品草法丰富,尤其继承了晋唐以来的正统笔法,将它临摹通透,草书水平必将突飞猛进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将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:1复制,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,以供大家临摹和欣赏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